

-
首页
-
项目介绍
-
治疗技术
-
疗愈见证
-
科研报告
-
公益基金
-
星宝招募
-
ENGLISH


-
首页
-
项目介绍
-
治疗技术
-
疗愈见证
-
科研报告
-
公益基金
-
星宝招募
-
ENGLISH
实证干预研究 | 自闭症神圣几何疗法治疗效果报告(第五期)

实症干预研究
自闭症神圣几何疗法治疗效果报告-第五期

亮点
家长报告自闭症患儿改善情况
固定布局
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,
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,
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,
以及用于模板制作,
默认宽高比是3:4,适合小红书图片制作。
第五期 0-20次治疗
星际宝贝第五期公益疗愈中,共有 29 名自闭症儿童参与,拥有完整两次测量数据有 28 人。针对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,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,本期报告显示:97%的家长认为神圣几何疗法带给孩子总体感觉上“有改善”;65%的家长认为有“明显改善”;4%的家长认为“效果显著几乎痊愈”。

针对自闭症的核心症状:社交障碍、沟通交流障碍、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,近半数家长认为孩子有“明显改善”。例如:50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语言表达有明显改善;46%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情感交流方面有明显改善;43%的家长认为孩子在人际互动方面有明显改善;43%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刻板动作及兴趣狭隘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改善。
另外:57%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听指令方面有明显改善;54%的家长认为孩子在理解力方面有明显改善;53%的家长认为孩子躯体运动有明显改善;50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焦虑恐惧明显减少;43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噪音过敏明显降低(详细图表请见下文)。
研究对象和方法
01
研究对象
研究选取:以家长志愿形式报名参与的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。第五期干预实验共有 29 名自闭症儿童参与。分为两次测量,其中第一次测量:N=29。第二次测量:N=28。拥有完整两次测量数据有 28 人,有1人没有参加第二次测量。
纳入标准:均经正规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自闭症的儿童,符合《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手册(第 4 版)》中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。取得自闭症儿童监护人知情同意,并签订知情同意书。排除标准:患有其他疾病,如精神发育迟滞、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、选择性缄默症、特定感受性语言障碍、强迫症等。
02
程序
干预实施前,家长需要接受问卷调查,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调查、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(CARS)、孤独症儿童行为 ABC 量表、照顾者量表、照顾者焦虑、抑郁量表、儿童生活量表。
每期干预测量一共两次,分别是干预实施前一周内,以及干预 20 次完成后三天内。干预每周两次,每次干预时长约为 20-30 分钟,10 次干预约为 5 周,20 次干预约为 10 周。
每位受训疗愈师进行一对一进行 20 次的干预治疗。每位治疗师与各自分配的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进行初步访谈,了解基本情况、诉求等,建立初步的信任合作关系。
干预形式是远程干预,开始和结束时疗愈师会跟家长保持沟通,自闭症儿童不需参与。本次实验进行前、后两次测量,由自闭症儿童家长完成。
03
测量工具
3.1、儿童孤独症评定 CARS 量表:是国际最常用的自闭症测量量表。量表包含情绪反应、感觉、语言沟通等共 15 个项目。
3.2、孤独症儿童行为 ABC 量表:是中国医院最常用的自闭症量表之一,包括 57 个描述自闭症儿童异常表现的项目,可归纳为感觉、交往、躯体运动、语言、生活自理5 个领域。
3.3、照顾者量表:从多维度测量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。题目包括如:“作为照护者,我感觉与孩子的互动与沟通非常困难”。
3.4、焦虑量表:测量家庭照护者的焦虑程度,采用的是短版的Promis(patient-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)中焦虑分维度量表。该量表的原量表和中文修订量表都显示了良好的信效度(Vani et al., 2014; Kern et al.,2018)。题目包括如:“过去两周内,我感到睡眠不佳”。
3.5、抑郁量表:测量家庭照护者的抑郁程度,采用的是短版的
Promis(patient-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)中抑郁分维度量表。该量表的原量表和中文修订量表都显示了良好的信效度(Vani et al., 2014; Kern et al., 2018)。题目包括如:“过去两周内,我感到悲伤”。
使用 SPSS 26.0 以及 JASP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。对两期干预前(一周内)第 20 次干预后两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。
科研报告
研究结果
01
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均有不同程度好转
根据国际标准,儿童孤独症评定 CARS 量表得分在 30-35 分之间被认为有轻度自闭症。对于两期的数据分析,几何疗法治疗干预前平均分数是 33.18,20 周干预后平均分为 30.86 分,接近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分的下限。
孤独症儿童行为 ABC 量表在 62 分以上诊断自闭症,受测者的量表总分等于或高于31 分,可怀疑为患有自闭症。儿童干预前平均分 63.25 分,20 周下降到 51.57 分,低于自闭症诊断标准分。

照顾者量量表从22.39分上升到23.21,焦虑感得分从12.68下降到10.57,抑郁感得分从12.36下降到到10.04。儿童生活得分从 10.14 上升到 10.68。表明自闭症的看护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上升,焦虑感、抑郁感明显下降。

02
前后测显示各项指标趋势上持续好转
统计学中Cohen's d指标代表变化的效应量。Cohen's d=0.05 代表中等效应,Cohen's d=0.8 代表大效应;
本研究的儿童孤独症评定 CARS 有一个大的效应量,孤独症儿童行为 ABC 有一个中等效应,意味着变化的程度明显。
而对于照顾者的抑郁、焦虑以及儿童生活的变化都有小幅度的效应量,意味着在对于照顾者的情绪以及儿童的生活的有一定的帮助。



通过 t 检验(表 1)和各个量表的平均数发现:儿童孤独症评定、孤独症儿童行为、照顾者抑郁三个量表在第 0-20 次治疗的前后测有显著差异,并且平均数是下降,可以说这三个方面有显著的下降;剩下三个量表虽然没有显著差异,但从平均数上能到好转的趋势。
03
改善情况自我报告结果
在第五期进行了0-20次治疗的儿童照料者,共28人。在生活各个方面,对于治疗效果的评分,总体改善程度分0-3档:0:完全没有改善;
1:好像有一些改善但不是那么明显;
2:有明显的改善但还没有痊愈;
3:有非常显著的改善几乎可以认为痊愈。
在大多数方面,在后测的改善情况自我报告相比前测都有所上升。
97%的家长认为神圣几何疗法对孩子总体感觉上"有改善";65%的家长认为有"明显改善"; 4%的家长认为"效果显著几乎痊愈”

89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刻板动作及兴趣狭隘“有改善”; 43%的家长认为“明显改善”;11%的家长认为"效果显著几乎痊愈"

93%的家长认为孩子听指令“有改善”;57%的家长认为有“明显改善”;11%的家长认为"效果显著几乎痊愈"

86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噪音过敏“有减少”;43%的家长认为有"明显减少";29%的家长认为"效果显著几乎痊愈"

93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理解力“有改善”;54%的家长认为有"明显改善"

89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人际互动“有改善”;43%的家长认为有“明显改善”

89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情感交流“有改善” ; 46%的家长认为有“明显改善”

89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焦虑恐惧“有减少”; 50%的家长认为“明显减少”

89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语言表达“有改善”; 50%的家长认为“明显改善”

89%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躯体运动“有改善”;53%的家长认为有"明显改善"

自闭症简介和报告总结
自闭症,又称孤独症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, ASD)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、语言发育障碍和行为方式刻板为主要表现的广泛性发育障碍(Hill & Kearley,2013)。根据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(CDC)2021 年数据显示,每44个孩子就有1个(约 2.27%)。美国 8 岁儿童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(ASD)相比两年前增加23%(2018年的数据是1/54)(Baio,2018;Maenner,Shaw,Bakianetal.,2021;Shaw,Maenner,Bakianetal.,2021)。
据保守估计,每 68 名新生婴儿中有一名是自闭症儿童。自闭症患者数量已达 1000 万人(葛从朝,2015)。然而,目前科学界对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仍然缺乏。2021 年,Science 杂志评选人类 125 个科学难题,自闭症的发病机制排在第 90 位。目前还没有治疗自闭症核心障碍的有效方法(段云锋,吴晓丽,金峰,2015)。
然而,医生和科研人员也在积极尝试除了传统治疗之外的替代疗法(Alternativemedicines)。替代疗法治疗自闭症在国际很多国家已经有超过 30 年的医疗实践经验。然而在我国,替代疗法治疗方案较少被采用,更缺乏科学实证的检验研究。
本研究旨在采用多次追踪的干预实验,探索新型的自闭症替代疗法中的“神圣几何疗法”对中国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效果。
神圣几何疗法,简言之,就是利用万事万物皆由不同的几何结构构成的原理,帮助人体组织细胞重新构建原本的几何结构并恢复其功能性,进而达到身心复健的效果。
替代疗法治疗自闭症在国际很多国家已经有超过 30 年的医疗实践经验。然而在我 国,替代疗法治疗方案较少被采用,更缺乏科学实证的检验研究。
本研究采用多次追踪的干预实验,发现新型的自闭症替代疗法——几何疗法对中国自闭症儿童干预效果显著。
研究发现,使用该治疗方法后,自闭症常用的两个指标(儿童孤独症评定、孤独症儿童行为)均有显著下降。对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互动、情感交流、语言表达、躯体运动、理解力、听指令、焦虑恐惧、噪音过敏、刻板动作这几个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,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有所上升,焦虑感、抑郁感都有所缓解。
当然,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,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,比如缺乏对照组,仅仅是针对 实验组进行前后的测量变化。后续的研究需要增设对照组,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。建议后续的研究追踪更长时间,如 6 个月到一年来积累更加坚实的研究证据。

相关阅读
官方咨询号

推荐公众号
